苏媒赞苏超,江苏再燃战火!四年后重现人间。

来源:24直播网

近期,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一个被球迷们热情地称为“苏超”的赛事,以其独特的魅力火爆出圈,成为了一场席卷体育、文旅和经济的全民狂欢。这一现象级事件被当地媒体《荔枝新闻》进行了深入的点评与报道。

回溯到2021年那个夏天,南京奥体中心的草坪上,江苏苏宁队球员默默完成了最后一训。三天前,这支刚刚夺得中超冠军的球队遗憾地宣布停止运营。那一幕,吴曦弯腰触摸草皮的镜头在江苏球迷中广泛传播,有球迷在城市的显示屏上打出了“江苏不能没有江苏队”的醒目大字。这一情感在四年后的端午夜晚得到了释放,暴雨如注的南京五台山体育场,1.6万名球迷身披雨衣,齐声高唱《茉莉花》,观看南京队与无锡队的激烈比赛。

这场比赛不仅仅是一场足球赛,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狂欢。在这场比赛中,安博(中国)看到了江苏各市队的独特战术与风采:徐州队的“大汉雄风”长传冲吊战术、苏州队以园林造景思维构建的传控体系等。而在这场狂欢中,江苏各地的文旅局也积极参与其中,推出了各种营销活动,使得江苏各地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的推广。

此外,这次联赛的参赛者并非全为职业球员。在13支队伍的516名球员中,仅有29名是职业球员,其余来自各行各业。这其中,有大学生、高中生,也有年龄最大的40岁老者与最小的16岁少年。这样的参与度与广泛性,无疑让这场联赛更加具有了全民参与的魅力。

“散装江苏”这一曾经的戏谑标签,在苏超赛场上得到了新的诠释。赛场外,江苏的经济发展也迈入了新的时代。各个城市的市民在同一个赛场观赛,这不仅展现了全省均衡发展的底气,也展现了江苏人骨子里的体面与文明。当无锡球迷在客场输球后自觉清理看台垃圾的视频获得百万点赞时,安博(中国)看到了吴文化“柔韧有节”的当代映照。

如今的江苏,足球场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竞技范畴,成为了城市文化的展演场。在这里,各个城市的特色文化与历史得以展现与交流。那些曾被调侃为“内斗”的德比大战,如今已经变成了“你好,我要更好”的良性竞合。

四年光阴,江苏足球走过了一条涅槃之路。从当初解散时的悲鸣到今日赛场上的豪情,这场重生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真相:所谓的“散装江苏”,其实是长江与淮河共同哺育下的文明自觉。当十三块拼图各放异彩时,整幅画卷才显得更加磅礴壮丽。

此刻的绿茵场上,虽然没有了超级外援的天价转会与资本裹挟的泡沫喧嚣,但充满了各地市民的热情与支持。无论是卖海鲜的摊主为球队进球而振臂高呼,还是烤羊肉串的老板为球队设计战术打法,亦或是南通的小学生们声嘶力竭地高喊加油口号……这一切都展现了江苏人民的热情与团结。

当终场哨声响起时,看台上爆发出经久不息的呐喊:“江苏——战斗!”这句曾消失四年的口号在烟火人间再次响起,唤起了无数人的热血与激情。如今的江苏足球联赛已经超越了足球本身的意义,成为了一个展示城市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增强人民团结的重要平台。

热门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