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州之笔触渐稀

来源:24直播网

由“十三太保”引领的江苏城市足球联赛已然火爆出圈,其影响力不再局限于江苏省内,而是向全国范围内辐射。联赛的盛况可谓是空前绝后,球票一票难求,各球场座无虚席,观赛热情高涨。

在比赛中,各城市球队积极参与,玩梗不断,名场面层出不穷。“比赛第一,友谊第十四”、“没有假球,全是世仇”、“既分高下,也决生死”,这些口号不仅展现了比赛的激烈程度,也体现了各城市球队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竞技精神。

宿迁和徐州在球场上演绎着“楚汉之争”,无锡和苏州在绿茵场上展开“苏南德比”,淮安和扬州也在争论谁是淮扬正统。而常州队的输赢更是成为了球迷们玩梗的话题,“常州输一场叫吊州,输两场叫巾州,输三场是‘丨州’……”,留给常州的笔画不多了,这样的玩梗方式也成为了联赛中的一大亮点。

这一盛况的背后,是江苏省对足球运动的深度投入和广泛支持。去年底举办的江苏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对抗赛为“苏超”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良好的反馈让江苏省政府看到了推广城市联赛的可能性,于是13个城市共同参与的联赛设想得以实现。而江苏省良好的体育基础设施、优秀的青训发展以及体教融合的成果,都为“苏超”的火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苏超”的火爆不仅是对江苏足球的推动,更是对江苏省内各城市之间交流与理解的加深。江苏人乐得把“散装”挂在嘴上,这并不是否定,而是一种乐观的自嘲。在这样的心态下,“苏超”最后成功破圈,成为了江苏省内各地展示自身特色风貌的机会。

地方政府对比赛的支持和开放的态度是“苏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南京市委、市政府官方新媒体平台的介入,更是让“苏超”的舆论场达到了高潮。官方亲自下场参与到球迷文化之中,消解了以往官方在群众中的固有印象,得到了群众巨大的反馈和支持。

其他地区或许可以效仿“苏超”建立属于自己的足球比赛,但如何基于各地特殊的情况和文化加以扶持和呈现,才是比赛成功、让群众真正满意的核心。流量绝对不是比赛的目的,更多的交流、充分的展示、深刻的理解才是。

总之,“苏超”的火爆不仅是对江苏足球的推动,更是对各地文化交流和理解的加深。它为江苏省乃至全国的足球运动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热门标签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