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超为何火爆?与知情人对话解析

来源:24直播网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晨婷

“‘苏超’究竟是如何火起来的?”这是近期网友们热议的话题。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被网友戏称为“苏超”,在绿茵场上掀起了一股热潮。宿迁与徐州的比赛剑拔弩张,而场下网友则乐此不疲地玩着“散装江苏”“十三太保”的梗,话题热度高居不下,甚至盖过了同期举办的欧冠决赛。

关于“散装江苏”的梗在网络上流传甚广,从网络流量到观众流量的转变异常迅猛。例如,“苏超”第三轮,徐州临时将比赛场地换到当地最大的奥体中心,现场观赛人数超过22000人;南京与无锡的焦点战门票一开售即售罄,黄牛叫价从80元直升到600元,而门票原价仅售10元。

正值端午小长假,各地文旅部门也加入了这场狂欢。盐城为外地观众送上免费景区票和盐城鸡蛋饼,常州的中华恐龙园对第三轮对手扬州的球迷全部免票,甚至有报道称当天恐龙园里有一万名扬州人。

江苏省足球运动协会副主席、党支部书记王小湾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他一天要接无数个电话,都是关于赛事咨询和票务询问。他笑着说:“到江苏省足协工作五年以来,第一次电话被打爆了。”

“苏超”其实是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这是王小湾组织的第一届城市联赛。联赛由全省各设区市分别组建一支城市命名代表队来比赛,是由江苏省体育局与13个地市的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大型赛事。

王小湾介绍说,这个赛事的起源是因为他们在去年12月办了一个江苏足球发展重点城市对抗赛,反响非常好,省领导于是提出了让13个城市一起来打联赛的设想。之后,各地共同发力,全省联动把这件事推进了下去。江苏本身也是体育大省,有全省联动的传统,从体育的基础设施到足球项目的青训发展、体教融合方面都有所布局。

在“苏超”的筹备和举办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各地方足球发展的水平参差不齐,但在王小湾和团队的努力下,通过群策群力制定规则,充分保证民主,最终成功地举办了这次比赛。

对于这次比赛的火爆,王小湾表示真的没有预料到。他认为这离不开各级政府的主导和重视,以及江苏长期对足球的重视和投入。虽然定位是业余赛事,但竞技水平高,观赏程度也高,得益于江苏的青训体系和足球人才的培养。

最近“苏超”在网上出圈后,观众人数激增,各地也十分重视,很多地市赛区都拿出当地最好的体育中心来办比赛。同时,各地的宣传资源和文旅资源也被充分调动起来,通过赛事经济带动了消费。比如常州恐龙园在“苏超”期间对扬州籍市民免费开放,吸引了大量游客。

在商业方面,“苏超”的转播主要由江苏广电集团的体育休闲频道负责,同时也有一些市场平台如懂球帝、雷速体育等开始推流转播,“苏超”也引起了咪咕视频等平台的注意。王小湾表示,未来联赛肯定要逐步走向市场化,需要更加冷静地分析和判断如何把赛事的转播权益、赞助商回报、特许经营商品、赛事周边等内容做好科学和专业的规划。

对于网上关于“十三太保大乱斗”“友谊第一、比赛第十四”等调侃,王小湾认为这体现了江苏各个地方之间的良性和谐竞争以及适合足球发展的文化和土壤。他表示,“苏超”最大的亮点就是让不关注足球的人也来关注这个赛事了。通过和城市的特色、人文、旅游紧密结合,“苏超”放大了城市文旅的经济效益,也让各地的独特文化出圈。

对于“苏超”的未来,王小湾表示希望这个比赛能成为一个“上有通道,下有入口”的平台。他希望通过这个比赛能推动本地足球文化的普及和青训的发展,让更多年轻球员有机会参与到高水平的比赛中来锻炼自己,并为他们提供衔接职业足球发展的机会。

总的来说,“苏超”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一场足球的盛宴,更是一次文化的狂欢。它不仅提升了江苏足球的知名度,也推动了江苏各地文化和旅游的发展,更让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

热门标签

热门标签